中医讲“男子以精为天,女子以血为本”,但是甭管男女,精血都是人体的命根子!肝肾和精血更是好朋友——肝藏血,肾藏精,它俩手拉手,谁弱了另一个也得跟着遭殃。
所以说,要是肾精亏了,人就会头发白得快、掉头发、牙齿松动、腰膝酸软,整天没劲儿;要是血虚了,眼睛干涩、腿抽筋、心慌失眠、脸色差,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而且拖得时间久了,五脏六腑也都会跟着闹脾气。
双补丸是一个精血双补的方子,原方:熟地黄30g,菟丝子30g,仅仅两味药配伍组成;
菟丝子:长得像小豆芽,专门游走于肝肾脾这三个脏腑之间,它既能补肾精,让腰腿有劲儿,又能温脾阳,帮助消化吃饭产生的营养。最关键的是,它补得温和,不燥不腻,就像给身体盖了个小暖被,慢慢的把精气养起来。
熟地黄:生地黄的“升级版”,经过九蒸九晒,变得又甜又润。专门给肝肾“浇水”,补阴血、填骨髓,对付腰膝酸软、耳鸣、失眠盗汗效果佳。它就像是沙漠里的绿洲,把干枯的肝肾好好地给滋润滋润。
这两味药组合,简单实用;菟丝子用精生血,熟地黄用血养精,就像油火互相成就——油多了火更旺,火旺了油烧得更久。所以说,双补丸虽配伍简单,但补精血、调阴阳,绝对是一把好手!
怎么用:(原方记载供参考)
两味药打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小(黄豆大小),每次吃50粒,用“人参汤”(就是用人参煮的水,或者直接买现成的人参饮片泡水)送服。这就像吃西药要用温水送服一样,这里用人参汤能帮助药力发挥。
适用人群:
√ 中老年人:腰酸腿疼、耳鸣、记忆力差、头发早白;
√ 女性:月经少、手脚冰凉、脸色发黄;
√ 上班族/熬夜党:整天没精神、心慌失眠;
√ 慢性病患者:身体虚、容易累、恢复慢。
吃的时候需注意:
√ 忌口别忘:吃药期间,辣椒、冰棍啥的少碰,别让脾胃闹脾气。
√ 特殊人群悠着点:孕妇、小孩、体内湿热重(比如老上火、舌苔黄腻)的朋友,得先问问大夫。
光吃药可不够,还得学会“养”身体!
· 艾灸:没事儿用艾条灸一灸肾俞穴(腰两侧)、关元穴(肚脐下),温补肾阳,帮药力吸收。
· 泡脚:晚上用温水泡脚,加点儿艾草或生姜,泡到微微出汗,能引火下行,睡得更香。
· 早睡早起:晚上11点前必须睡觉!这时候肝血开始“充电”,熬夜会偷偷耗血!
· 揉三穴:每天揉揉太溪穴(脚内踝后)、涌泉穴(脚心)、血海穴(大腿内侧),能疏通经络,让精血跑得更快。
(声明: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医师。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个人情况不同,用药也可能不同哦~)
简介:杨漂亮,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8年制,主业医生看病,业余撰稿科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全国前三配资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