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当火炬“竹梦”在三星堆博物馆被点燃,成都已经进入了“世界运动会”时间。
功夫巨星成龙和饲养员谭金淘(图据成都世运会官网)
达喀尔车手梁钰祥参加火炬接力(图据成都世运会官网)
世界运动会是个什么会?
虽然不像是奥运会已有百年的荣光,但世界运动会也已经有了44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随着各种新型体育活动的兴起,奥运会却“容量”却有限,因此急需一个新的运动会来让这些项目得以施展。于是,一些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IWGA)。在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的操办之下,1981年首届世界运动会在美国圣克拉拉举办。
和奥运会一样,世运会周期也是四年,于每次奥运会一年后举办,截至目前共举办了11届,是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啦啦操项目(图据成都世运会官网)
奥运项目最佳“孵化场”
世界运动会初期,所有的项目都是未能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但由于部分项目很受欢迎,其所属协会也足够努力,让这些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成为了奥运会的“常驻项目”,如羽毛球、跆拳道等。这些项目在入选奥运会之后,就被正式从世运会中移出了。1992年羽毛球成为了奥运项目,之后就被正式移出了世界运动会;跆拳道、蹦床、铁人三项、女子举重等项目则是在2000年时集体进入了奥运会,因此也被移出了世界运动会。
但有一些项目却是一条扁担,左边挑起了奥运会,右边挑起了世运会,比如射箭、皮划艇、攀岩,证明了世运会鼓励多元化,优先考虑新兴运动、特色项目的特点。另一方面,从东京奥运会开始国际奥委会(IOC)引入“新增项目”,东道主可推荐项目入选当届奥运,这使得部分项目成为了当届奥运的“限定款”,如东京奥运会的空手道、巴黎奥运会的霹雳舞,在短暂进入奥运会之后,未能成为“常驻嘉宾”,因此也回归了世界运动会。除此之外,哪怕项目名一样,比赛形式也可能不同,比如说皮划艇在奥运分为静水和激流回旋两个分项,而在世运会则是比皮划艇马拉松。今年由于在中国举办,还首次增设了龙舟小项。
世运会无人机比赛(图据成都世运会官网)
让运动的方式更多元
比起奥运会的“更快、更高、更强”,世界运动会则更强调多元性。
高科技含量拉满的“无人机”比赛, 不仅是“速度游戏”,更是对运动员技术、心理、体能、策略的全方位考验,对人机协同极限的不断挑战。顶尖飞手需像F1车手一样精通机械调校,像电竞选手一样反应敏捷,同时具备极限运动员的抗压能力。让大家喜闻乐见的“ 啦啦操比赛”,以精准配合的默契之美和花球挥舞的节奏韵律共同编织了力与巧的和谐交响,诠释了协作与激情碰撞的独特风采。肌肉与力量的完美结合“拔河比赛”,不仅是第一届世运会开始就有的项目,而且需有毫米级精度的团队战术,精妙的配合是关键。
这些新奇的项目不仅是在比赛场上,也给举办地本身留下了丰富的赛事“遗产”。棍网球、飞盘、壁球等世运会项目曾是非常小众的项目,但如今在成都慢慢被人了解,凭借通过世运会体验、爱上了这些运动。立交桥下的轮滑俱乐部、公园里的健身绿道、口袋绿地上的羽毛球场……通过世运会,成都也打造了许多“家门口的运动空间”。
不仅如此,本次世运会也举行了世运会史上首次火炬传递。在三星堆博物馆点燃之后,依次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武侯祠、三苏祠、兴隆湖湿地公园等5个点位分段传递。120米火炬手中既有奥运冠军马龙、肖雁宁,国际巨星成龙,也有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饲养员、环卫工人、公交车司机等普通人。多元化的选拔标准,也如同世运会一样丰富、多彩。
全国前三配资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